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焦点新闻 >> 正文
审时度势 积极应对 平稳发展
2016/5/16 12:06:56技术中心 】 【收藏】 【打印
  一、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加重,工业增速大幅回落,从6月份的16%逐月下降到11月份的5.4%、12月份的5.7%。具体分析来看,一是对国际市场依存程度高的产业影响很大,出口萎缩,订单减少,影响企业开工和社会就业。二是由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起高落,导致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原油、钢材、铜、铝以及石化产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的跌落。三是一些行业产量下降、出现亏损。2008年11月份粗钢、汽车、乙烯等产量分别同比下降12.4%、15.9%、12.2%,工业用电下降7.5%;12月份又下降了10.5%、18.9%、19%,工业用电下降8.7%。四是一批中小企业和部分大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库存增加,资金短缺,限产停产乃至关闭波及的面扩大,裁员减薪情况增多。
  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扩内需促增长的十项措施;提出了扩大消费、稳定出口、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等措施。特别是制定了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工业早日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增强了信心。目前,有些措施已见到成效,一些行业出现了积极迹象。09年1-2月,发电量合计同比下降3.7%,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7%,降幅明显减缓;2月份汽车产量销量均超过80万辆,达到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4%,钢材产量增加3.1%;乙烯的开工率回升到90%,化肥企业提高负荷保障生产供应;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剔除日历天数影响,大体保持了去年11-12月的增速。但工业形势依然严峻,仍处于最困难时期,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轻言好转。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重点在工业,难点在企业。为尽快改变工业发展的困难局面,全国工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当前正在积极推动落实以下措施:一是落实已经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如稳定出口、拉动消费,提高轻纺、机电等产品出口退税;推动“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扩大工业产品销售。二是抓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九个重点工业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组织落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条推动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三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利用技术改造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重点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等五个薄弱环节进行改造。主要采用贷款贴息办法,努力用好中央财政200亿元技改专项资金,推动一批项目尽快实施。四是会同相关部门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缓解融资困难,落实用好中央财政96亿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服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国内,首先是从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开始的,在2008年年初的时候,沿海地区就反映了出口型中小企业出口难,出口亏损,甚至出现了歇业、倒闭、关闭的状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要职责。
  第一个措施是协助解决融资难。他们贷不到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新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客观上,中小企业的资产少、利润低,另外有些企业信誉不是太好,作为商业银行来说有些顾虑也可以理解。但这样造成中小企业拿不到资金,就被迫向地下钱庄、高利贷去借,那么高的利息等于是饮鸩止渴。解决这个总的切入点,就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加大资金注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同时,在政策上允许中小企业用股权、票据等作为抵押。中央财政2007年拿了8亿元注入担保机构,2008年又增加了10亿元。银行对个人的小额贷款限额上限是两万元,现在扩大到五万元,对小企业贷款的限额原来是100万元,现在扩大到200万元。第二个措施是推动增加出口退税,以纺织和服装为例,从去年8月1日开始,出口退税率已从11%逐步提高到了14%,近日又提高到15%。去年受益近百亿元,这首先是中小企业受益。第三个措施是增加中小企业基金。2008年我们统计是51.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2亿。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也包括给担保机构注入资金。工信部还要做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工作,包括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开拓市场等,这些措施正在落实之中。相信中小企业会依靠自身努力和政府的支持逐渐走出困境。

  三、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经济增速下滑主要是工业下滑,工业下滑体现在微观层面是企业业绩下滑。扭转这个趋势,工业是重点、企业是难点。技术改造不是搞量的扩张,而是注重质的提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是促进工业实现内涵式发展,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使从投资拉动经济来讲,技改的拉动效果也十分明显。技术改造有三个特点:第一,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这是历史证明的。第二,它重视质的提高,在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更新、安全生产等企业的几个瓶颈方面加大投入,企业就会增强竞争力,日积月累,工业就可能由大变强。第三,它投资拉动的效果十分显著。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是100的话,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至少拿一半的资本金,剩下一半银行贷款,如果我们给它全贴6%的息,这就意味着政府投入3%,可以带动97%的投入,投资拉动效果是30倍。具体办法就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拿出一些资金来,支持产业政策鼓励的项目,涉及到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基础好、有市场但是暂遇到困难的企业,“专、精、特、新”的小企业,支持他们搞技术改造。令人可喜的是,中央财政已确定拿出150亿元设立技改专项资金。现在国内外原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大幅度下跌,这是搞技术改造是最好的时机。相信对拉动经济,调整结构,迎接下一个景气周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技术改造中,要特别注意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摘自:(《企业技术进步》2009年第4期)

指导: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协会

网址:www.YETCA.org 联系电话:0871-3363342 0871-3392997 电子邮箱:qyjszxxh@163.com

Copyright © 2016-2017 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协会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1411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