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质量制胜战略 促进一汽自主发展
2009/7/7 16:01:10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大 中 小】 【
收藏】 【
打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实体造成冲击,汽车企业深受影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日本丰田公司70年来首现巨额亏损,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国际汽车巨头看好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角逐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与国际竞争对手比,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处于竞争劣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主产品质量还存在差距。在此危难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提高产品质量是中国自主汽车企业提高竞争力最为有效的途径。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一汽集团肩负着振兴中国汽车自主事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为此,我们将发展战略“开放合作,自主发展”调整为“自主发展,开放合作”,提出了建设“自主一汽、实力一汽、和谐一汽”的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做强自主、实现“三年两改观”的近期目标,并制定了“质量制胜”战略,通过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产品质量提高,满足用户需求,赶超竞争对手,实现一汽走向世界的目标。
一、一汽质量工作的主要做法
质量管理一直是一汽企业管理的强项。一汽集团作为特大型中央企业,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质量工作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过去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如废品会审、双三检制、自检自控、质量小组、绿化工艺、深化工序、精品工程等,曾在国内机械行业作为经验加以推广介绍。
改革开放以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质量管理也由统计检验阶段向满足用户需求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转变,一汽顺应质量发展规律,在秉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合资合作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经验,自我完善,推陈出新,加大了TS16949标准的推广宣贯力度,使质量工作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在产品研发阶段,更加注重对新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促使质量工作前移,实施先期质量策划,是TS16949标准的要求,也是全过程、全供应链抓质量的要求;同时,质量实践表明,产品诞生过程决定了产品质量的80%,事前预防优于事后改进。一汽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诉求,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必须为新产品制定适当的质量目标,将目标转化成产品设计指标,按总成、零部件逐层分解,落实到供应商,将供应链纳入管理范畴,根据指标实施产品验证和认可,努力向市场推出用户买得起、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的产品,保证新产品成熟一个,投放一个,成功一个。此项工作已在一汽乘用车体系开始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汽推出的“奔腾”品牌轿车,受到了用户的认可,取得了可喜的销售业绩,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这与开展产品前期质量管理密不可分。“奔腾”轿车开发项目自2003年4月启动,到2006年8月份批量生产,经历了项目策划、概念设计、技术工程设计、产品试制、生产准备、试生产等阶段,每一环节都按部就班地开展质量评审工作,严把质量关,保证了产品成功投放市场,抓出了质量、抓出了效益、抓出了进度。
在生产制造过程,进一步强化了产品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监查,推行现地现物改善,是保证整车投产质量的有效方法。将用户抱怨强烈的质量问题、不合格产品流出作为质量监察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检查、过程审核、体系评价,促进制造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的提升;加强基层生产班组建设,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针对产品质量出现的“小毛病”加以改善,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强工序管理,加大质量投入,实现检测手段升级换代,对制造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营销服务过程,一汽集团围绕主业,在近几年相继开发了售后服务、汽车贷款、海外营销、二手车认证、零部件采购、物资贸易、物流、循环利用等多种核心业务,构建一体化的营销服务网络平台,有效地控制了采购、销售、运输等环节的产品质量,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使一汽用户获得良好的服务,延伸了产品质量保证功能。尤其是在新产品上市初期管理方面,加强了初期流动管理,及时收集和反馈质量信息,组织相关责任部门立项改进,将问题消除在萌芽中,对节约成本,消除抱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市场抱怨大、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由集团公司组织立项改进,成立项目组,按照流程规范操作,加强验证,固化成果。
长期的质量实践,铸就了一汽的品牌形象。产品质量是品牌的支撑,品质成就品牌,没有质量做基础,企业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经受住考验,更谈不上做强做大。一汽几十年的发展,产品综合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创建了很多为国内外所熟知的一汽品牌,如“解放”、“红旗”等。近年来,一汽又加强了品牌建设的步伐,正在构建新的品牌价值体系。围绕“一汽”总品牌,梳理出“解放”、“红旗”等子品牌,在子品牌下又划分出众多的产品品牌系列,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品牌体系。一汽正在不遗余力地抓好产品质量,以质量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
二、下一步一汽质量工作的主要想法
一汽为自主体系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在未来3年内自主产品达到100万辆,产品竞争力和经营面貌要明显改观。为了支撑一汽自主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只有坚定不移的实施“质量制胜”战略:到2011年,通过夯实质量基础,全面贯彻TS16949标准,完善提高质量标准,加强质量信息化建设,拉动管理能力提升,使一汽自主产品质量达到国内自主行业领先;到2013年,通过建设并运行具有一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使一汽自主品牌质量达到国内合资品牌水平。
实施“质量制胜”战略,就要以质量体系为依托,以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目标,全员全方位地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围绕产品形成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三大过程构建质量保证能力,开展质量保证活动。一汽在今后还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质量工作:
一要建立具有一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推进贯彻TS16949标准的平台基础上,结合一汽质量管理实际,健全完善质量目标管理,加大质量工具方法推广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实现质量体系升级,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搭建平台,促进体系有效性的提升,最终形成具有一汽自主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要提升质量标准,打造一汽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和提高质量标准是支撑一汽质量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一汽将按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管理支持四大过程,建立起适合一汽自主发展的、能够体现自主产品质量水平的乘用车和商用车质量标准,用来指导产品监察评价、质量改进、新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提升质量标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一汽准备利用5年时间,将质量标准提升到国内合资合作企业水平。只有质量标准不落后于竞争对手,才能促进质量产品提高,也才能拉动自主体系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支撑一汽“质量制胜”战略的实现。
三要加快一汽质量信息化建设。质量信息是开展所有质量工作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才能科学决策。一汽将从源头抓起,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三大过程质量信息,将用户的诉求和期望、竞争对手的产品状况,及时准确地反馈到一汽集团内部,针对“市场”和“现场”做出正确的质量决策。
若想实现上述目标和计划,一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汽也将发展壮大,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三、对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的建议
针对我国汽车自主行业,主要提三点建议:
1、加大对国内自主汽车企业的支持力度。由于自主品牌与合资合作产品存在附加值低、利润少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为自主企业在研发阶段购买检测设备提供资金支持和实施免税政策。
2、由政府牵头,组织行业专家,制定国家自主产品相关标准,提高汽车行业准入门槛,禁止粗制滥造产品进入市场。
3、应加大对车辆运输超载现象治理的力度,维护汽车企业的利益,使市场走向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