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与技术保障,铸就中国制造的质量信誉
2020/3/13 15:41:47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大 中 小】 【
收藏】 【
打印】
“质量虽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可以使企业一损俱损”;质量虽不足以成就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却是最为重要的先决条件。质量是所有旨在培育自主品牌的企业必须恪守的生命底线,也是中国制造业真正在世界上确立起自己应有地位的必要条件,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综观世界上的百年企业,无不是靠企业的产品质量而存续,无论技术和产品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企业经营内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信誉,只有紧紧抓住了质量这根生命线,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壮大。
中国今天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是离制造业强国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铸就质量信誉就成为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如果不把质量诚信的建设,作为中国制造的基础,那么中国制造的国际地位难以确立,更不要说走向制造强国。
多年来海信始终坚持技术立企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通过严格的管理,提升海信产品的质量水平,始终牢记自己的“质量宣言”,将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在不断强化质量管理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技术研发与技术设施建设。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重视质量的企业文化,海信的产品质量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一、对于质量工作的认识必须到位
1.质量是企业经营工作的桶底。对质量的认识,在海信有一个基本理念,即“质量是企业经营的桶底”。如果把企业经营工作比做一个木桶,那么质量就是桶底。没有质量作为基础,其他一切都等于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与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赢得市场认可。而消费者选择商品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主要是选择企业产品本身的属性,即产品的功能、性能、外观效果和质量,而且越成熟的市场此特点越明显。在这些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当中,质量犹如木桶的桶底,其它因素都是桶帮,没有桶底,桶帮再高,水平也是零。一旦企业出现产品质量风险,也就意味着这个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2.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要想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坚持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强调领导的作用,动员全员参与,按照过程管理的方法,系统化地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持续进行质量改进,基于事实的质量决策,达到与供方互利的结果。这八项基本原则奠定了做好质量工作的基础。
3.将自觉地遵守质量规范上升到质量道德层面。质量道德的要求是海信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普遍要求。遵守质量道德,是社会对一个企业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对员工评价的重要方面。我们将坚守“宁可退市,绝不造假”、 “大品牌就要承担大责任”企业公民道德。只有将质量管理工作上升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高度,才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才不会受到行业内一些不恰当做法的影响,才能够实实在在做一些对企业、对消费者、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提高质量意味着可以减少员工的无效劳动,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品牌的美誉度,提高质量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质量还可以增加组织和社会的和谐氛围。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提高质量意味着减少故障的发生、登门服务的发生,减少用户使用海信产品的使用成本,减少废旧电子垃圾的产生,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总之,产品质量不好,频繁的返工返修,会给员工添麻烦;频繁的维修,给消费者添麻烦;浪费大量的社会财富,会给社会添麻烦;劣质质量导致的经营效益不好,会给党和政府添麻烦。只有象对待自己的生命般对待产品质量,只有像对待名誉一样对待产品质量,企业才能走得更好、更远,企业也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
二、构建完备的管理与技术保障体系
1.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指导,构建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是海信一直坚持的质量管理方法,我们不仅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建立了研发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售后服务体系等二级支撑体系,从而使质量管理体系更科学、更有效。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使海信的产品质量从源头得到了保障。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让我们清楚了质量管理的经济性衡量结果,海信通过质量管理,每年可以减少上亿元的质量损失,减少上百万条用户服务。
2.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
质量责任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集团强调质量是一把手工程,是海信质量管理的另一个特点。质量不好,直接责任者就是一把手,质量指标在海信集团所属各公司经营层年薪制考核中是否决性指标,不能完成质量指标的公司,风险年薪被全部否决。这样的制度,保障了各级领导对质量工作的重视。同时,实行严格的质量改进目标承诺制度,到期达不到目标要求的,签署承诺书的责任人只能“下课”。质量责任否决制已经成为海信集团干部使用的一项原则,在关键质量问题上,海信对干部的处理从不手软。
3.建立完备的技术保障体系,从技术上保障产品质量。
海信集团检测中心投资上亿元,建立了完善的实验环境,一方面为海信集团开发生产的各类产品提供实验验证手段和技术条件,一方面为集团质量监管部门进行质量抽查检验提供支持。检测中心包括环境实验室、电子兼容实验室、声学实验室、机械实验室、可靠性试验室、焓差实验室、环境模拟实验室、主观评价实验室等,正是这些实验手段的建立,从技术手段上保障了海信研发、生产的产品质量。
技术和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决定产品内在质量属性的是技术。无论研发、制造,都需要技术支撑;产品质量决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信誉。海信多年来坚持“技术立企”战略不动摇,在主导产品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为海信的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07年9月,基于自主研发海信解决了有关液晶模组的若干关键工艺与技术难题,建成了自己的液晶模组生产线并成功投产,从而一举打破了制约平板时代中国彩电业发展的产业技术瓶颈,化解了中国彩电业被边缘化的危险。对于海信自己的彩电制造来说,则使得我们对于液晶电视的内部结构和技术细节更加清楚,从而在性能和质量的把握上更加到位。正是先进技术和优良的产品质量,使海信平板电视产品连续6年市场占有率第一,海信平板产品的年度维修率在3.5%以内,与国外公司同类产品毫不逊色。在国外客户对海信产品进行评价时,如果挡住商标,海信的产品与三星、LG、松下等国际品牌,无论在外观档次、画面质量、产品功能等各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差距。正是优良的产品质量,美国BESTBUY等国际家电销售商,更是主动找到海信,希望与海信进行合作,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加强。尤其在北美和澳洲,海信呈现强劲出口态势,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尽管目前处于经济危机情况下,海信集团经营质量不仅没有下滑,而且还大幅度改善。
三、几点建议
1.严格执行质量诚信评价标准。
质量诚信不仅是企业必须恪守的基本责任,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最近以来,有一些企业正是在质量诚信方面出了问题,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以至于在质量方面酿成重大事故,造成严重的诚信危机,结果受害的不仅是消费者大众,而且包括企业本身,乃至中国制造业的国际评价,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为了塑造中国制造业的质量信誉、增强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国家出台了企业质量诚信评价标准,对于该标准的执行,我们一方面寄希望于国家权威机构的严格公正“执法”,一方面寄希望于基于市场选择的优胜劣汰,为那些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产品腾出发展空间。
2.国家应尽快出台鼓励国内有良好质量信誉,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走出国门,创建自主品牌。海信未来发展的大头在国外,中国经济很多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也主要靠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叫的响的自主品牌,中国制造业仍然不能成为制造强国。
3.对企业有关质量技术基础建设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和鼓励。
目前国内企业在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方面的投资,大多是不足的,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基本的质量保证技术设施,国内大企业质量保证设备也面临着更新换代。建议国家在支持企业建设质量保证实验设施建设方面出台鼓励和支持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