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技术创新政策法规 >> 正文
2009年云南省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指导意见
2016/5/16 11:05:08技术中心 】 【收藏】 【打印
  为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切实贯彻中央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加快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作用,对2009年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2008年工作简要回顾
  狠抓工业投入,工业投资目标超额完成。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影响日益加深,企业发展面临资金紧张、销售不畅等诸多困难的环境下,全省共同努力,使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协调发展。工业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626.6亿元,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600亿元的年度目标。着力推进省政府确定的20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云白药搬迁、昆明中铁大型铁路养护设备基地、云内动力柴油机等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制定了2008—2012年全省重点工业项目“双百工程” 实施方案和五年行动计划。安排144个贴息和补助项目,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推进自主创新,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全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新认定2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申报认定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至2008年底,全省已有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7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家。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装备研发,重点推广20项关键共性技术和20项重大装备研发生产,企业装备水平与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2009年主要工作思路、目标、重点及措施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扩大内需的有关政策措施,以“增投资、保增长、促升级”为主线,加大工业投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把技术改造放在工业投资的突出位置,把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在“双百工程” 重点工业项目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突出抓好100项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项目,促进工业内涵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贯彻落实促进自主创新各项政策,推动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促进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培育工业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1、工业投入目标:全省工业投资(不含电力)确保750亿元,力争完成800亿元。
  2、重点工业项目目标:在重点工业项目“双百工程”的基础上,组织实施2009年“251”重点工业项目年度计划。即:组织实施原则上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20项、投资额1—10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50项、投资额5000万元—1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100项。在此基础上,筛选和组织实施100项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
  3、企业技术创新目标:构建国家、省、州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体系,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以上,争取1-2家企业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继续推进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项目20项,推广应用突破产业技术瓶颈的关键共性技术20项。

  (三)工作重点
  1、把工业投资作为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改造,以大改造实现大调整,以大调整加快大发展。着力抓好工业投入和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引导,鼓励企业、社会资金投入工业技术改造、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2、抓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以十大产业为重点,积极支持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下大力气发展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光电子及信息产品、先进制造、新能源、传统重点产业、农特产品深加工、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企业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技术装备等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重点工业项目“双百工程”的基础上,对在建项目、具备建设条件的新开工项目和前期项目制定下达年度重点工业项目“251”实施计划,落实项目实施主体,细化实施进度,分解落实各部门和各州市的责任分工。重点推进20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前期4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管道和炼化基地建设项目、云南煤化集团解化公司昭通煤化工基地建设项目、美铝集团年产20万吨高精铝深加工项目、云南名永硅业有限公司3000吨/年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新开工7项: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淘汰落后、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工程、云南煤化集团有限公司褐煤洁净化利用试验示范工程、云天化集团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万吨/年MDCP(835)项目、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6万吨/年粗铅、10万吨/年电锌及渣综合利用工程、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云南超拓钛业有限公司)1万吨/年海绵钛建设项目、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铜建设工程、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9万吨纸浆技改项目。在建9项: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年醋酸项目、云南煤化集团有限公司95万吨/年焦化综合利用项目、云天化集团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煤代气工程、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搬迁技改项目、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 (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公司)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文山铝土矿资源开发项目、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内动力轿车用柴油机建设项目、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
  3、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100项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坚持内涵式发展,抓住当前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下跌的有利时机,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升级工艺装备、促进节能降耗、改善环境保护等重点,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年度重点项目计划的基础上,筛选和组织实施100项重点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产业素质,使之趋向于高档次、高效率、高水平。
  4、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细化项目管理。围绕烟草、矿产业、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生物等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着眼于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建设项目储备库,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以阳宗海污染事件为鉴,对我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地区的项目加强管理,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于有污染隐患的新建重化工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设立前期、在建、新开工、竣工投产四个台帐,按月按季调度,掌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
  5、推进重大装备工程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重点推进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项目20项。帮助装备制造企业在涉及银行贷款、用电、运输、搬迁及建设用地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优先给予支持。采取针对性措施,鼓励企业购买使用我省企业生产的装备,培育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组织研发、推广应用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涵盖我省冶金、机电、轻工、化工、医药等多个行业的20项关键共性技术。
  6、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具备条件中小企业及建筑业、电信服务业等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加强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做好前期培育工作,力争认定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和引导医药、农产品加工、机械、冶金、化工等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中心建设成为行业技术中心。
  7、加快工业企业信息化进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实施“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组织一批企业信息化项目予以扶持,鼓励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导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企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的典型带动作用,加快我省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
  8、推动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我省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企业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利用知识产权占领和扩大市场,把握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支持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申报商标、域名和专利,做好中国名牌和全国驰名商标、云南名牌和云南著名商标等品牌的挖掘、培育、申报、注册、宣传和保护工作。以天然药物、生物农药、绿色食品、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扶持中小企业引进实施国内外专利技术和项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利成果向企业转移以及专利及相关知识产权的资本化运作,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知识产权转化和实施。
  9、加强工业质量和品牌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工业质量和品牌建设管理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一2010年)》,指导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工作,把质量管理贯彻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推进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深入开展ISO9000、ISO14000体系质量、环保贯标认证工作,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以全省100强企业中的工业企业以及国家和省认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工业品牌数据库建设,加强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加大对利用工业品牌发展壮大企业的指导,引导企业制定品牌发展规划与培育方案,提高企业创立品牌的能力,在企业兼并重组、招商引资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等企业经营活动中运作品牌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1、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年度工业投资(不含电力)目标顺利完成。对2009年度工业投资(不含电力)的完成目标进行分解,分别与16个州市和重点企业集团签订投资目标责任书,制定投资进度计划,加强督促落实,确保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加强工业投资基础统计工作,完善项目跟踪、汇总、分析制度,建立与统计部门合作工作机制。
  2、加强领导,推进项目建设。省政府牵头重点抓好年度20项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省经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抓好50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各州市经委抓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100项重点工业项目,县市重点抓好5000万元以下的工业项目。建立三个会议制度,一是季度联席会议。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相关厅级参加,落实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项目推进工作。二是专题协调会议。由投资主管部门牵头,国土、林业、环保、安全等相关部门参加,每2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加强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的协调指导,督促检查项目进展情况,专题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前期推进中环保、土地等具体问题。三是项目列会。每月由各部门各自召开项目分析会,把握项目的推进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本部门能解决的要想办法尽快解决,需要其他部门解决的要及时沟通信息,协调解决,加快项目前期进度。
  3、加大投入,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作用,省级财政2009年加大扶持力度用于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能有效拉动投资的项目,对列入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和100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示范项目中前期工作扎实,当年能形成较大投资工作量的项目给予技改贴息资金扶持,前期工作推进较快的重大项目给予前期补助经费扶持。保持企业对自主创新投入的稳定增长,引导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增长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增长幅度。继续安排资金支持企业技术中心与创新能力建设及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用好用活国家鼓励创新的有关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扶持、政府采购等一系列现行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优先支持。
  4、优化环境,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在工业项目审批上,创造性地制定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办法,对土地、环保、林业、节能审查等重点、难点工作,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对于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准入条件、行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并且审批权限在省内的,按照时限要求加快办理项目备案或核准手续;督促项目业主加快办理各项前期工作,按照开工时间倒逼机制来促进前期工作。凡是审批权限在国家的,省级有关部门应加大与国家对口部门汇报、衔接和协调,争取国家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千方百计平衡解决好重大工业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项目建设腾出环境空间。
  5、创新融资,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引导省内企业与国际和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对接洽谈,开展一对一招商。以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财团为目标,通过并购重组、股权转让等形式,拓宽国内外资本进入的通道。投资主管部门每年向金融机构推荐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对省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应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商业银行推出面向工业企业的创新贷款品种,如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通过推动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扩大项目直接融资规模。
  6、强化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按照省政府对投资责任目标和重点项目管理的要求,对完成非电力工业投资和推进重点项目较好的州市、企业集团给予奖励,对完不成投资目标和重点项目推进不力的州市及企业相应减少扶持。

指导: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协会

网址:www.YETCA.org 联系电话:0871-3363342 0871-3392997 电子邮箱:qyjszxxh@163.com

Copyright © 2016-2017 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协会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1411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