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技术创新政策法规 >>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2016/5/16 11:05:51技术中心 】 【收藏】 【打印

  2009年是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关键之年,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攻坚之年。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印发(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围绕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促进技术创新、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构建行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支撑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一、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l、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09年度推进计划和分行业相关工作方案和计划,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

  二、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2、研究完善鼓励工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相关优惠政策,在新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音视频编解码、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件、集成电路装备、信息安全、新型元器件等领域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突破。
  3、研究制定工业标准中纳入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
  4、加强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有效利用,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5、组织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专利奖等的申报、评审,开展行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活动。着力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试点,研究提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优势企业的评价方案。

  三、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6、加强与科技重大专项、产业振兴规划的结合与协同,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科技重大专项,开展专利信息分析,将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的全过程,组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成果转化工作。
  7、组织开展部属高校与企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合作项目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和专利技术转移状况等研究,初步建立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运用机制,促进产学研衔接及转化。

  四、建立知识产权沟通协调工作体系 
  8、开展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知识产权工作情况的调查,整合现有资源,研究提出工业和信息化知识产权工作体系的基本架构,加强部际、部省、部内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指导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五、加强知识产权支撑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
  9、通过对法律和中介等支撑服务机构的资源和人才队伍进行调研,对支撑服务机构和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规划,推动中介机构与企业合作,积极引导服务方式的改进,提高支撑服务能力。
  10、积极支持部属高校设置知识产权二级学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研究启动工业和信息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11、利用各方资源开展对工业企业的“应对标准与知识产权问题”的多层次培训和知识产权主题研讨会。

  六、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12、引导企业加强境外参展知识产权管理,指导组展单位对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的审核把关。深化与欧盟和美国相关机构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

  七、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13、分析研究并适时发布平板显示、数字电视、高端通用芯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大型飞机、数控技术、生物医药、低碳经济等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专利态势和预警信息。
  14、研究建设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利数据库及资深专利专家库,满足企业检索和利用知识产权信息的基本需求,2009年重点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指导: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办: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协会

网址:www.YETCA.org 联系电话:0871-3363342 0871-3392997 电子邮箱:qyjszxxh@163.com

Copyright © 2016-2017 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协会 版权所有

滇ICP备16001411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972号